信息來源於四川新聞網 / Cited from .newssc.org/堅持“一個取向”———堅持領先發展的總體取向,迷你倉勇於擔當、敢於領跑,走在前列、當好頭雁,發揮好中心城區的“極核”引領帶動作用。致力“兩個爭當”———致力爭當建設“首位城市”排頭兵、致力爭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示範區,凝聚發展“能量”,追求高遠目標,當好“先行者”,實現新跨越。加快“三個提升”———加快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提升城市品質、加快提升民生福祉。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核心,力爭用3∼5年時間,“3主導+1特色”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建成,現代產業對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強勁。實現“四個翻番”———和2011年相比,到2016年,人均GDP翻一番,力爭達到12000美元以上;財政總收入翻一番,力爭達到24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力爭達到54000元;服務業增加值翻一番,力爭占GDP比重達到80%以上,區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發展競爭力切實增強。12月27日,武侯區第六屆黨代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會上,武侯區披露了2013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693億元,同比增長7%;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地方稅收收入總量等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五城區第一,民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十年保持全省第一。據武侯區委介紹,武侯區正處於多種機遇匯集、多重任務疊加、多元挑戰並存的歷史交匯點。但同時也面臨著載體空間受限、產業層次不高、發展後勁不足的現實難題。因此,面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武侯區提出了“堅持一個取向、致力兩個爭當、加快三個提升、實現四個翻番”的總體目標。2013年制訂“3主導+1特色”產業規劃�動16個棚戶區改造2013年,武侯區堅持“穩中快進、領先發展”的工作基調,全力穩增長,著力惠民生,致力強黨建,全區經濟社會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13年,全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3億元,同比增長7%;實現財政總收入156.32億元,同比增長15.6%;實現地方公共財政收入53.87億元,同比增長12%。2013年,武侯通過制訂“3主導+1特色”現代產業發展規劃,確立了以現代商務商貿業、科技研發服務業、新興房地產業為主導,都市休閒旅遊業為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並以加快土地拆遷上市為重要路徑,積極破解空間受限、載體匱乏的發展難題。此外,對外開放力度加大。全年預計新簽約引進聯想集團區域結算中心等35個市級重大項目,新增世界500強企業4家,預計實際到位內資22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1.14億美元。全年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6億元,同比增長6.4%。經濟發展有效地促進了武侯區民生事業的發展。機投橋街道全新的果堰農貿市場開業了,自存倉姓們買菜從此不再去臨時的露天菜市;紅牌樓北街9號院里老舊院落牆面滲水的問題得到瞭解決,居民們不再擔心雨天;慈善惠民超市一間間開業,低保居民生活多了一份保障;轄區內的河道,清澈乾淨的河面再次回到了百姓們的生活中……今年,武侯區�動實施16個棚戶區(危舊房)改造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投入150億元,對全區36處、近90萬平方米棚戶區(危舊房)進行徹底改造。在全市率先建成服務低保群�的“慈善惠民超市”13家。在城鄉就業方面,武侯區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萬人,有就業意願的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100%。新增公益性幼兒園11所。建成社區養老服務機構13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實現全覆蓋。2014年向有限城市尋求發展空間經濟產業謀求“二次騰飛”向有限的城市尋求發展空間仍是武侯區明年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樣也是經濟發展得以“二次騰飛”的基礎保障。明年,武侯區各類拆遷土地確保4000畝,上市土地確保1200畝的目標。從產業結構調整看,明年武侯將緊緊圍繞“3主導+1特色”現代產業發展規劃,以“高端化、集約化”為發展方向,大力發展現代商務商貿業,加快發展科技研發服務業,創新發展都市休閒旅遊業。在投資促進上,武侯區明年將組織系列投促活動,力爭引進市級重大項目27個、世界500強企業3家。從產業功能區發展看,武侯將以提升發展能級為重點,加快產業聚集。在武侯新城,加快都市工業樓宇建設。在人民南路科技商務區,將大力推動科技一條街轉型升級。在紅牌樓商圈,將全面�動舊商業市場調遷。環城生態區將加大社會化融資力度,確保完成2000畝的土地拆遷任務,著力改善和提高區域居民的居住環境及生活水平。2014年,武侯區將繼續把改善民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深入實施民生工程,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不斷強化社會保障,更多地把發展成果轉化為惠民實效。明年,武侯將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完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體系,加大對特殊困難群體、低保邊緣群�的救助力度。將以實施民生工程為重要抓手,全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力爭完成民主路等7個棚戶區改造,實施中醫藥研究所等13個危舊房項目改造。在推動黨建方面,武侯區明年將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區域化黨建工作機制,並通過強化幹部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通過深入落實“大城市、細管理”要求,武侯將健全長效機制,強化問題管理。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和智慧化程度,徹底消除城市管理的“死角”、“盲區”。以開展治霾、治汙專項整治為重點,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此外,武侯還將積極培育和優先發展公益類、服務類社會組織,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激發社會活力。通過完善社區自治機制,激發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熱情。成都商報記者 唐小濤迷你倉
- Dec 30 Mon 2013 11:45
爭當“首位城市”排頭兵武侯區開創領先發展新局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