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昕)到2015年,自存倉惠州物聯網及應用產業產值力爭達到500億元,雲計算產業規模力爭達到100億元……昨日,記者從惠州市經濟與信息化局獲悉,由該局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制定的《惠州市物聯網和雲計算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13—2020年)(送審稿)》(以下簡稱《“雲物”規劃》),于日前經惠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即將出台。根據《“雲物”規劃》,在未來7年時間里,惠州市將分三個不同階段,按照“一核、三極、三區”的產業布局,建設包括“雲+端”產業示範工程、中小企業雲“示範工程、物聯網感知終端製造基地建設工程等在內的九大工程項目,基本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和雲計算產業體系,實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基本建成”智慧惠州“。規劃基礎??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應用推廣初顯成效來自惠州市經信局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惠州市物聯網和雲計算產業發展較快,產業發展初具規模。經過多年發展,惠州市湧現出了一批物聯網和雲計算產業發展方面的龍頭企業,其中,車聯網(車載電子)企業如德賽、華陽等,智慧家庭企業如TCL集團,智能識別技術企業如�睿科技、正源微電子、紫旭科技等;雲計算企業如深圳太極、世紀互聯、中望龍騰等。有了龍頭企業做支撐,“雲物”應用推廣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今,物聯網在惠州安防、交通、物流等領域已得到應用,在環境監測、市政設施監控、樓宇節能、食品藥品溯源等方面應用模式正日趨成熟;而雲計算方面,惠州雲計算中心——政務服務雲、基礎教育雲、公共醫療雲已經正式開通並對外提供服務,而隨著2012年和2013年連續兩年成功舉辦“中國惠州物聯網·雲計算技術應用博覽會”,惠州也將“雲物”應用推向了高潮。發展掣肘??缺乏統籌規劃“軟硬”比例失調根據《“雲物”規劃》分析,與全國範圍內發達地區相比較,各政府部門、各行業之間分割現象較為普遍,缺少政策頂層設計,資源共享不足,協調意識薄弱,而在統籌安排、政策制定、產業引導等方面,顯得較為落後。物聯網和雲計算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目前,惠州規模化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各類應用系統的普及率還較低,同時,相較于電子信息製造業而言,惠州市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發展相對滯後,比例不相協調。據統計,2012年惠州市軟件產業實現業務收入59億元,僅占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的約3%,而軟件產業集群和配套不完善、產業鏈不完整的情況,主要集中在中下游。此外,《“雲物”規劃》提出,物聯網和雲計算產業屬於知識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作為支撐,然而,惠州現有的高端人才仍較少,難以滿足產業持續發展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周邊先進城市的“極化效應”對惠州負面影響較大。此外,惠州還缺乏吸引高端人才長期在惠工作的優惠傾斜政策,高端人才匱乏問題較為突出。發展策略??布局“一核、三極、三區”根據《“雲物”規劃》,未來,惠州將按照“一核、三極、三區”進行產業空間布局。《“雲物”規劃》提出,將開展積極的示範應用,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包括開展智慧工業、智慧物流、智慧農業、智慧旅遊等重點產業示範應用,開展政務雲、教育雲、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安防、智能社區、智能家居等公共服務示範應用,以及車聯網、中小企業雲等其它重點領域示範應用。同時,在搭建支撐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上,將加快廣東省物聯網工程中心建設,建設公共技術迷你倉務和中介服務平台和建立產業聯盟,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其中,重大工程包括九大類。以“雲+端”產業示範工程為例,內容將包括雲計算智能終端創新基地項目和雲計算應用服務基地項目,將依托惠州在電視、手機、車載終端、計算機製造等領域多年積累的豐厚“端”資源,借助雲計算技術手段,在仲愷高新區建立“雲+端”產業示範基地,打造惠州雲計算智能終端創新型產業集群,同時,加快仲愷高新區“慧雲”生態創意產業園建設,通過引進一批國內外IT龍頭企業,與本地優勢企業強強聯合,打造立足本地,面向珠三角的雲應用服務基地。發展目標??建設3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雲物”規劃》提出,到2015年,惠州市物聯網及應用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物聯網核心產業產值規模超過億元的企業達5家以上;慧雲生態創意產業園初見成效建成,力爭全市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100億元;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向物聯網和雲計算領域拓展業務,軟件業務收入達到145億元。其中,全市在RFID讀寫器、核心芯片、傳感器、多媒體設備、GPS終端、北斗終端、系統集成、應用軟件開發、網絡運營和信息服務等領域擁有10家以上具有較大規模的物聯網企業,初步形成雲終端產品製造和雲服務產業集群,完成仲愷雲計算中心二期項目建設,仲愷高新區政務雲、社會雲、企業雲三大基礎平台運行良好。同時,探索物聯網和雲計算規模應用的商業模式,形成一批具有推廣價值的示範工程,物流與供應鏈領域重點企業RFID應用普及率達到45%,建立4—5個面向城市管理、產業發展、電子政務、中小企業服務等領域的示範平台,將仲愷雲服務模式推廣到全市範圍。此外,吸引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攻關物聯網和雲計算關鍵技術,推動建設3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為形成持續創新能力奠定基礎,建設完成3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或技術轉移機構、5家科技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九大工程“雲+端”產業示範工程、“中小企業雲”示範工程、物聯網感知終端製造基地建設工程、數字城市管理綜合應用工程、車載信息綜合服務平台應用示範工程、智慧物流示範工程、智能交通示範工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引進提升工程和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人才培養工程。■一核 三極 三區一核:仲愷高新區,主要定位於物聯網和雲計算核心設備和產品的高端製造、雲服務產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技術研發等;三極:惠城區、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惠陽區三個產業發展極,惠城區主要定位於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及示範應用項目建設,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定位於智慧石化和智能港口建設,而惠陽區主要定位於物聯網產業承接轉移與應用;三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三個產業配套功能區,主要定位於為物聯網感知終端和雲終端產品造提供協同配套及智慧旅遊、智慧農業等方面的示範應用。■數說370億元:在物聯網方面,2012年全市物聯網終端及配套產業年產值超過370億元,現已形成上下游廠家配套發展的物聯網終端及應用創新產業體系,並擁有物聯網終端及應用服務企業近120家。1500萬元:在雲計算方面,2011年5月仲愷高新區�動了“慧雲計劃”,累計投入了1500萬元建設“惠州市雲計算中心”。目前,雲計算中心一期項目已建設完成,二期項目也正計劃�動建設,今年年內,占地3.9平方公里的慧雲生態創意產業園也即將動工建設。圖片說明:11月初在惠州舉行的雲博會受到多方關注。梁維春 攝mini stor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iddy11 的頭像
    miniddy11

    miniddy11的部落格

    miniddy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