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敖 蓉借助智能手機的推廣,移動聽書可以讓人隨時隨地進入“閱讀”的世界——移動聽書“很多年以後,我依然記得那個冬天。陽光很好,空氣中有曬過棉被暖暖的味道。在每一個天晴的日子里,我都會默默地回想起那段時光,那些隨風而逝的日子。”這是校園廣播劇《隨風逝去的日子》劇本開篇,小辛說,每次讀到這一段的時候,都會想起她在大學時參加學校廣播社團的經歷。“那時候,我們社團每個學期都會組織兩三部劇目,錄好後放在校園BBS上供同學收聽。這種廣播劇或者叫做有聲小說的形式現在已經相當普及,有著不少忠實的粉絲。”雖說廣播劇已經有著近百年的歷史,但在互聯網出現以前,它作為一種聲音藝術形式多在廣播電台中出現。聽�無法選擇自己想聽的內容,只能根據電台的節目安排來收聽。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廣播劇作為一種有聲閱讀形式迅速興起。網上有聲資源豐富、涉及類型多樣,不論是經典著作,還是流行文學作品,都可以自由點選,滿足了個性化點播需求。尤其是借助智能手機的推廣,移動聽書可以讓人隨時隨地進入“閱讀”的世界。對於很多現代人來說,用眼睛看書與用耳朵聽書之間的區別早已模糊。“盡管讀書是一種樂趣,但平時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坐下來安靜地讀書。後來發現還可以用手機聽故事,很多小說甚至電視劇的情節我都是用耳朵聽完的。”阮揚是一位聽書愛好者,手機里收藏了100多種有聲小說,很多都是正在連載的作品。她在上下班路上聽,做家務的時候也聽。只有等6歲的女兒睡覺之後,她才能靜下心拿起書來讀。而晚上準備睡覺時,枕邊也常常會響起網絡上剛剛更新的章節。“聽的部分比看的部分記得更清楚,如果朗誦者很有才華的話,那對我的吸引力就更大了。”阮揚說。體驗新鮮國內研究機構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自2011年起,移動閱讀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2012年移動閱讀活躍用戶達到3.迷你倉旺角68億,預計到2015年這個數字有望突破6.5億。“中國至少1億人喜歡收聽有聲讀物,這個數字是美國的一倍,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用耳朵聽而不是用眼睛閱讀。”時代華納有聲讀物出版公司副總裁托馬斯說。近年來在網上盛行的有聲閱讀市場,幾乎可以用遍地開花來形容。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專門的聽書網站、聽書頻道,以及以客戶端付費下載等方式向大�開放的聽書平台,博取下載量。除了有聲書,有聲雜誌、有聲報紙也隨之而來,北京還推出了全國首座進入社區的有聲圖書館,為視覺不便的老人、殘疾人開闢了閱讀的新天地。移動客戶端使用非常方便,用戶要想搜索心儀的有聲小說,只需要在搜索引擎中輸入作品的名稱就可以。鏈接到對應的聽書網站,MP3格式音頻章節、播講人是誰都會一目瞭然。當然,人們還可以通過網站的排行榜來選擇。對熱衷于網上聽書的聽友來說,獲取有聲小說的方式就更多了。他們中間很多人都有自己支持和喜歡的朗讀者,從對方的微博、微信上獲得最新信息,並到對方常駐的網站上收聽播音片段,在粉絲們看來是最方便的途徑。不過,一般聽書網站上播放的大多是低質MP3音頻,基本上都是免費播放的。如果想要收藏更好的版本,就要考慮下mini storage付費的有聲小說了。這其實與看電影是相似的,僅是為了滿足于瞭解劇情,只要從網絡上下載免費影片看看即可,而藍光影碟則滿足了更多電影發燒友的需要。能否接受付費收聽有聲讀物,因人而異,而目前大部分的有聲小說都能找到免費的版本,就使得職業朗讀者很難生存。即便有所收益,也只是朗讀者中的一小部分,收入也不過每月千元左右,能達到收入上萬的佼佼者鳳毛麟角。對聽書網站來說,單個作品的盈利途徑一般通過抽成實現,獲得點擊率、市場佔有率才是王道。尚需規範廣播劇團體中不僅有朗讀者,還有導演、策劃、編劇、編曲,熟練操作CE、AA等音樂軟件的後期製作人員以及美工。就算是一部聽起來只有一兩個人發聲的有聲小說,背後可能是數十人的團隊在完成整個劇目的創作。對想參與廣播劇製作的人來說,加入這一行列並不難,網上有專門的招聘板塊。不過,無論是追求古風還是現代風的創作團隊,對應聘者的要求是相似的,既要有一定的文學功底,有音樂感和韻律感,充足的時間保證完成創作,還要有經得起“拍磚”和返工的心理素質。“當初,因為愛好廣播,我曾經向幾個網站投過兼職簡歷,不過後來不了了之了。”曾經參與過有聲小說錄製的王志朋告訴我,“首先我的時間不能確定,而且利潤分成的部分對像我這樣沒什麼名氣的人來說,只是畫餅充飢。能夠堅持到最後就已經很不錯了。”有聲小說的製作大多走公益路線,能夠進入商業渠道的鳳毛麟角,國內出名的網絡朗讀者不過十幾人,他們的身份備注上常常標注著類似“散仙”的名號。面對需求如此龐大的市場,期望分得一杯羹的聽書網站,迫切需要盡可能多招些網絡明星朗讀者。可惜,這點也是最難的。仔細查閱聽書網站上的書目,點擊靠前的都是玄幻故事,這與人們休閒時的聽書需求是吻合的,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些內容。而很多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並不好找,尤其是聽書愛好者多喜歡追逐自己喜歡的聲音,遇到合適的閱讀作品就難上加難了。各個網站的書目基本相似,很多作品都是同一版本同一個朗讀者,網站的競爭力很難提升。陳研是某知名聽書網站的編輯,在他看來,寄來的閱讀片段,聲音、成色等部分良莠不齊,能否獲得可觀的點擊率不得而知。而那些廣受歡迎的作品,很多並不僅僅依靠聲音的魅力,而是要依賴原作的影響力,因為大多數聽�是憑借著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的知名度來選擇聲音的。不僅如此,陳研說,“正如同紙質出版、音像出版一樣,有聲讀物也面臨盜版的威脅”。聽書產品的版權有別于一般圖書,包括文字版權和音頻版權兩部分。一個合法版權的音頻作品,涉及的文字作者、錄音作者、音頻作者等都需要支付版權費用。然而盜版商對於有聲閱讀資源的獲取通常輕鬆低廉,打擊盜版難度極大。盜版聽書網站對侵權作品的申訴通常都置之不理,或是以網友自行上傳與己無關為由搪塞推托責任。由於國內尚未出台有關音頻版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版權保護也成為網絡有聲讀物的難題,如有聲讀物網的版權聲明,就沒有明確地劃分文字稿件著作權人、播講稿著作權人以及原著作版權的區別,這也給盜版者非法獲取與傳播資源提供了可乘之機。迷你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iddy11 的頭像
    miniddy11

    miniddy11的部落格

    miniddy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