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多年前,迷你倉多數國人的腳步還甚少走出亞洲。如今,經濟殷實、出手闊綽的中國「土豪」已經成為全球旅遊業競相爭奪的最重要市場。然而,伴隨�洶湧的中國出境旅遊潮,一些有關國人出遊陋習的負面新聞也如影隨形:乘國際航班爭奪行李架空位、到埃及神廟塗鴉 「到此一遊」、在紐約騎「華爾街銅牛」拍照、馬爾代夫潛水拿走珊瑚......類似事件暴露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燈下,不僅令遠在祖國的同胞倍感蒙羞,還招致目的地國家居民的非議,從而引發不必要的文明衝突。去年5月,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召開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的電視電話會議上就呼籲中國遊客要注意言行。他批評部分中國遊客的素質和修養不高,還列舉了包括公共場合大聲喧嘩、旅遊景區亂刻字、過馬路時闖紅燈、隨地吐痰self storage行為。汪洋強調,要樹立「中國遊客的良好形象」。遊客展示國家形象國人走出去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國。中國公民出國、出境遊的持續升溫,是中國30年發展所積累的綜合實力和國民實際財富增長的展示,但五千年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帶出國的不應該只是資本和消費力,還應展示出新一代中國公民健康文明的素質以及良好的國際形象。你所在處,便是中國;你的行為,就是中國形象。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每年「出境遊」人次將超過1億,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遊客輸出國。面對蓬勃增長的「出境遊」,徹底杜絕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事關中國的大國形象,我們亟需加強監管、加大法制建設、促進文明進化、注重疏導、直至漸進改善,而這一切都需要每一個國人的共同努力。■記者 王玨迷利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