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錄二戰風雲、隨阿波羅號登上月球、第一時間拍攝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刺事件,mini storage在過去的100多年的時間�,柯達膠片一直是歷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直到今天,柯達依然是膠片的代名詞。然而數碼時代的轉型失敗,使柯達陷入了絕境。不過柯達並沒有一蹶不振,經過自救,曾經的黃色巨人變身為圖文印刷小巨人,而擁有大量的老柯達專利也為柯達未來提供巨大的想像空間,同時柯達的興衰也映射了很多巨頭企業的命運,只是柯達並沒有像大多數倒下的企業那樣徹底死去,柯達「復活」了,柯達的故事還將繼續下去。 綜述/記者林越今年11月11日,走出18個月破產保護期的柯達公司,重返紐交所上市,股票交易代碼由原來的EKOD改為KODK,一度倒下的黃色巨人捲土重來。「新晉」的老柯達但現在的柯達已經不再是人們記憶中那個外包裝黃顏色膠卷的柯達,而是一家主營改為提供圖文印刷技術和服務的公司。公司年營業收入也從巔峰時期的160億美元,縮減為26億美元。這一切都是柯達「瘦身」轉型的結果。今年5月,柯達最大的債權人柯達退休基金接手了柯達的個性化影像和文檔影像業務,把柯達從破產邊緣拉了回來。此前柯達退休基金曾向柯達公司索賠28億美元,但最終他們不僅免除了柯達25億的退休金義務,還提供了6.5億美元的現金。9月3日,柯達退休基金接手後的新公司成立,為了與柯達區分,新公司被命名為KodakAlaris。 Kodak Alaris的新公司繼承了老柯達的個性化影像和文檔影像業務,柯達公司則繼承了老柯達的商業印刷業務。值得注意的是,KodakAlaris個性化影像業務的總裁Dennis Olbrich和文檔影像業務的總裁Dolores Kruchten都是原柯達的高管,有柯達員工表示,實際上掏出真金白銀的柯達退休基金並未干涉過多管理業務。儘管法律角度上兩家公司已無關聯,但柯達退休基金對柯達的配合程度遠超正常公司,一個被忽略的事實是,直到今天,超過7000項的專利仍保留在柯達手�, 而非新成立的KodakAlaris。「復活」的結在何處其實轉向圖文印刷正是柯達起死回生的轉折點。柯達現任CEO 安東尼奧•佩雷茲(AntonioPerez)2003年之前是惠普的噴墨打印機業務的負責人,2003年他臨危受命帶領柯達轉型,收購加拿大克里奧公司只是安東尼奧帶領柯達轉型數字圖文印刷的開始,這宗交易柯達出資高達9億多美元。此外,安東尼奧還相繼完成了對Bobst 公司、Unipixel公司、Timsons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印刷板材生產商柯達寶麗光等五六家公司與印刷油墨、板材、軟件等相關公司的收購和整合,構建起數字印刷領域完整的產業鏈。柯達印刷業務在中國市場開荒拓土,業績不俗,柯達大中華區總裁王兵說,目前年營業收入10億元,佔整個大中華區市場的15%,但佔高端產品5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柔性印刷版的銷售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遞增。能在中國取得如此良好的業績,柯達手中的利器是他們能給印刷廠商提供高速印刷所需要的噴墨頭和噴碼技術。因為高速印刷的核心技術在於噴墨頭設備,而中國企業目前還不具備生產噴墨頭的核心技術。此外,柯達的這項高速打印技術還被廣泛應用到需求量急劇增長的快遞單上。柯達中國公司市場部顧經理稱, 國內快遞公司百分之八九十的快遞單採用的是柯達印刷技術。一份快遞單5聯,5張單子都印有條形碼。全國每天有數億張快遞單使用,採用高速打印的印刷生產方式,條形碼印刷不容出錯,否則物流無法進行,包裹送不出去。按照王兵的儲存法,柯達下一步重點推廣的印刷技術能夠做到按需印刷,用戶需要印多少就印多少。若果真如此,將引起一場印刷業的技術革命。柯達今年全球的銷售收入在26億美元左右,稅前利潤約1.6億美元。預計5年後,銷售收入增長到45億美元,利潤4億多美元。而公開市場數據顯示,全球包裝市場規模到2015年預計為3,000億美元,功能印刷的市場規模達到500億美元。 「這是我們現在給財務分析師、給投資者講的故事,並用多種方式向他們證明這個故事是可信的。」王兵補充說。重新上市的柯達新股東包括私募投資公司黑石集團、對沖基金藍山資本,美國證監會文件顯示,這兩家股東在新柯達的持股都超過20%。從專利控到「專利獸」如果說轉向圖文印刷領域使得柯達起死回生,獲得喘一口氣的時間,那麼擁有老柯達數量龐大的專利則為柯達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間。事實上,柯達能在圖文印刷領域打出一片天地,也與啃老柯達的「老」有關。印刷是材料科學和影像科學的最佳結合,柯達做了100多年膠片,同時擁有色彩和精細化工的經驗和技術。轉型到圖文印刷領域,柯達正是在此基礎上,通過接連買下四五家印刷行業技術前沿的不同產品公司,與柯達原來一家印刷相關公司以及保留下來的專利技術,重新整合資源,共同完成了柯達圖文印刷部門的組建。而且通過對外授權柯達的數字成像專利,並發起專利訴訟,也很早就成為柯達創收的方式之一, 2008至2010年間,這一戰略為柯達帶來了19億美元的收入。而今年2月,柯達出售大約1,100項專利,總交易價達5.27億美元,那些專利的買家包括蘋果和谷歌在內的各種公司。柯達從發展初期便開始積累與膠片和塗層技術相關的專利,柯達的專利總數超過1.1萬項,很多新專利都集中在圖片預覽等數字領域,雖然已有一部分專利被出售,但剩下的專利數量依然龐大,而這些數量龐大的專利為柯達提供了巨大的「啃老」資本,而柯達的未來也會因為擁有這些專利而有可能。品牌老大的宿命由輝煌走向衰落,柯達曾經走過的道路,是不少知名企業都走過的,這彷彿成為一些品牌老大們的宿命。做「百年老店」,讓基業長青,是所有企業夢寐以求的目標,但是,今天的企業面臨的已經是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在技術革命高度發達以後,全球性的技術創新已經呈現出爆炸式的發展,傳統企業那種以「一招鮮」來「吃遍天」的經營模式不可能保證永遠立於市場的高位,一個一成不變的基業再也不可能「常青」,只有不斷地追逐具有領先水平的科技生產技術,並且不斷向消費者提供高新技術產品,企業才有可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其實,在柯達之前已經有很多全球性的知名企業為我們提供了現成的例子,比如曾經在手機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在平板電腦市場上曾經風光一時的惠普,都是由於在技 術創新上落後一截,如今受盡市場的冷遇,甚至基本退出了市場。看一看今天的消費者對蘋果公司連續推出的iPhone和iPad產品的追逐,就不難想像諾基亞、摩托羅拉和惠普的落寞。柯達沒有像大多數企業那樣在倒下之後一蹶不振,柯達又站了起來。柯達大中華區總裁王兵曾說:「恐龍很大,有一天一顆彗星掉了下來,大的恐龍都死了,只有從恐龍進化來的一隻飛向藍天的小鳥活了下來。是不是巨大的恐龍一直要活下去才叫成功?我認為柯達從恐龍進化為一隻鳥,變成一隻鳳凰,也是成功。」曾經的黃色巨人由恐龍進化為了一隻鳥,現在的柯達能由一隻鳥「浴火重生」變成一隻鳳凰嗎,一切還未知,但我們知道的是,柯達並沒有真正倒下,柯達的故事還將繼續。迷你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iddy11 的頭像
    miniddy11

    miniddy11的部落格

    miniddy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