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迷你倉北京市檢察院舉行了開放日活動,前來參加開放日活動的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居民代表等共60余人。首席攝影記者 吳寧/攝 晨報訊(記者 顏斐)昨天是全市檢察機關的開放日,來自社會各界的60余人走進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零距離地參觀了辦案工作區、大要案指揮中心和司法鑒定室等。其中,司法鑒定室首次揭開神秘面紗對外開放。首次開放的司法鑒定中心電子數據鑒定實驗室吸引了�人的目光。北京晨報記者見到,實驗室配備了多套高端設備,可以進行磁盤取證、手機取證、數據勘察、互聯網證據固定、密碼破解等工作。比如磁盤取證可完成磁盤中刪除數據的恢複、關鍵目標的檢索固定。手機取證系統,可獲取智能手機已經刪除的短信息、通話記錄、通訊錄以及QQ、微信、微博等常見的應用軟件數據。對犯罪嫌疑人設置加密措施的數據文檔,配備了多種專業的密碼破解工具。參觀者對手機取證系統尤為感興趣。據介紹,該系統可獲取2000多款、涉及200多種類型的智能手機的電子數據。“self storage將手機放入這個機盒進行屏蔽,以免再有信息和電話接入,以保證辦案證據的原始性不被破壞。同時,還能對有密碼鎖的手機進行解密。”工作人員介紹,被鑒定的所有電子數據都是先經過複制再予以鑒定,不能破壞證據原件。該院司法鑒定中心工作人員說,電子數據鑒定實驗室主要承擔兩方面任務,一是發現和固定貪汙賄賂案件、瀆職侵權案件中電子數據證據。二是在公訴案件、偵查監督案件中開展電子數據證據的審查判斷。目前,職務犯罪案件呈現日益複雜化、隱蔽化、智能化的新趨勢,對於檢察機關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偵查提出高要求。自2009年開展電子數據取證工作以來,鑒定中心受理的電子數據鑒定案件量逐年上升,僅今年已達90件。記者獲悉,目前全市各檢察機關都建有電子數據取證實驗室,設備先進居於全國前列。為強化協作配合,市檢察院還在全國率先提出探索電子數據多人協同檢驗的工作模式,建立了全市檢察機關電子數據取證雲平台。在該平台下,各院的實驗室相互連接起來,鑒定人員通過網絡協同開展工作。迷利倉
- Dec 07 Sat 2013 11:07
市檢察院司法鑒定室首揭面紗配備多套高端設備 建立全市檢察機關電子數據取證雲平台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