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大做,mini storage細有細做,大如國際品牌,沒有代工生產商,其實形同武功被廢。馬雲視新經濟如神,舊經濟在他眼中猶如糞土,但你旗下的阿里巴巴淘寶網,銷售其實都屬於舊經濟產品為主,最終送往客戶手上,都要依賴人力。新經濟及舊經濟,根本並不存在互相排斥,大品牌及小工場,亦是互惠互利,尤其是現代經濟模式,工序分明,善用成本效益,其實小工場隨時可以將大品牌,殺至頭破血流。 品牌產量受制生產商 人人認為,代工行業已步入夕陽,甚至等待死亡,永無前途,其實不然。電子科技產品現在大行其道,產品本身特點是有品牌、轉款快,但競爭對手威脅更大。正因如此,反而是造就了代工生產商本身的議價能力。看看蘋果,他們的iPhone手機,一開售就其門如市,造就炒風,其實是現貨有限。撇除故意製造供不應求因素,背後根本就是代工商可以左右大局,或者受到他們的生產效率而有所掣肘,尤其最近蘋果在短期內,同時推出iPhone及iPad兩種產品合共4種型號,情況就最為明顯。蘋果學精了,報稱已經向外物色多三家代工商效力,但印象中蘋果要找代工商,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似乎證明了,有能力及具備技術,可以承接來自巨型品牌大定單的代工商,全球其實已所剩無幾。 查實大品牌代工商承造定單的能力,並非普通山寨廠之所能及。鴻海及富士康,100萬員工,廠房佔地令人歎為觀止,但毛利極低,足以變相令新經營者卻步。當然,分析員迷你倉會認為,該等公司篤定盈利走弱,及要依靠大品牌供應定單,但從另一方面去想,具備規模的製造生產�,正正是因為開業成本極高,勞動力投入極大,但利錢太薄,很大程度上是變相提升了入場門檻,事關根本不會有新經營者願意加入。代工商其實議價力不弱,在內地目前的環境,工人示威、罷工等等,很大程度上是最大武器。最近,諾基亞內地的代工商就是一個好例子,因為微軟併購,諾基亞股東老早就通過交易,誰不知內地工人竟然示威,認為微軟接手後,會對工人薪酬福利不利,一宗收購,變成工人成功爭取談判博弈籌碼。 自設生產�不假外求 內地其實相當聰明,蘋果好、諾基亞好,怕你甚麼?中國從加工到代工的世界工廠角色中,從製造正版貨到翻版的功力與質素,都獲得廣泛認同,你們哪有本事易手?哪一家及哪一個市場又可以完全取代中國?因為工人問題,代工商籌碼其實也不少,而內地近年的方程式,就是借一宗事件,繼而透過微博擴大效應發酵,往後的就是工人示威等等指定動作,就成為最好的爭取話事權途徑。2011至2013年,有關工人借提升福利而發難的個案,單在內地已經倍升,夾雜其他因素,隨時可以令大品牌產品要延後推出。 聯想其實再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品牌企業,她是少數具備自設生產�的公司,大部分產品均不假外求,如果從市佔率、產品周期及成本控制層面看,聯想的成功,未必是僅僅在於管理特別好,產品特別靚,而是自設生產�的優勢。文件倉
- Dec 04 Wed 2013 09:42
聯想的優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