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一篇網誌,存倉作者木羽飛,題為「父母戒毒潮」,甚有同感。父母染上的毒癮,不是K仔或可卡因。父母和其他人一樣,都深被手上的智能手機迷惑。這部小東西,已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時刻不能離身,最少每分鐘都要按一按、望一望,生怕錯過了什麼人給自己傳了一個重大的訊息。未用智能手機前,常有朋友在我面前,被手機傳來的訊號聲打擾。本來在跟我說話,卻不能自拔地盯�手機,在我面前解鎖、開啟WhatsApp,甚至回覆——視我如無物,這滋味絕對不好受。當我也變成用家,我提醒自己,無論如何不能當上手機的僕人,不能受其勞役。兒子說半班同學都有智能手機了,但他沒有。有更多同齡人,因為父母不肯買智能手機,而索性連手機也不用——拿�一個農民機,比不用手機更「樣衰」儲存我不讓兒子用智能手機,自己卻竟日拿�手機又掃又按——效果立竿見影,他每刻都嚷�要拿我的手機來玩,連六歲的女兒也加入叫嚷行列,煩不勝煩。我跟他們說,我在工作,不是玩啊!但這毫無說服力,而確實也不是每個訊息都是公事。於是夫婦倆也開始戒毒了。我把很多WhatsApp group 都裝了靜音。電話充電時,本來就擱在櫃面,現在我用紙把它蓋住。充電後,我把它放在櫃面隱蔽的地方。吃晚飯時,更把聲音關掉。周末,我訓練自己盡量不碰它。當我不受電話支配,便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而他們因為電話不在視線之內,心癮就沒那麼大。大部份的WhatsApp 和facebook 訊息,其實都不緊急。更重要是我重獲自主性,是我選擇查手機的時間,不是由手機主導我。隔兩日見報迷你倉
全站熱搜